|
书名 |
兼容并蓄 精于诊治热病、急症:陈乔林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集 | 丛书名 |
云南省中医医院名医学术经验丛书 | 丛书多卷书否 |
Y | ISBN |
978-7-5132-1727-9 | 主要责任者 |
陈乔林 | 责任方式 |
主编 | 出版者 |
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| 出版地 |
北京 | 出版日期 |
2015-01 | 页码 |
1-236 | 字数 |
250 | 开本 |
16 | 定价 |
39.00 | 作品语种 |
中 | 整书中图分类号 |
①R255.1②R278 | 参考文献 |
[1]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.冠心Ⅱ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64例近期疗效观察.心脏血管疾病,1978,6(1): 22.
[2]熊曼琪.中医药高级丛书——伤寒论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9.
[3]高辉远.蒲辅周医案.北京: 人民卫生出版社,1972.
[4]尤胜义,吴咸中.从MODS的治疗进展看中西医在理论上的结合.Medicine and Philosophy,March 2000.Vo1.21,No.3,Total No.226.
[5]周美启,周逸平,汪克明.基因芯片技术在经脉脏腑相关研究中的应用思考.中国针灸,2005,25(3): 197.
[6]王永州.腹针带来的启示和思考.中国中医药报,2009-12-6 (3).
[7]叶望云,李鸣真,陆付耳.温病邪入营血分实质的实验研究.中国中医急症,1994 (5):227.
[8]张文逸.温病邪入血分之热瘀气脱证的研究.中医杂志,1990 (1): 16.
[9]贝润浦,徐敏华.试论姜春华教授的 “截断扭转”学术思想.上海中医杂志,1983 (1):16.
[10]周仲瑛,金妙文,符为民,等.中医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1127例的临床分析.中华中医药杂志,1988 (4): 13.
[11]董建华,杜怀棠,周平安,等.急性热病临床研究的初步设想.中医杂志,1985 (1):62.
[12]彭胜权.中医对非典的认识及论治.中国社区医师,2003,18 (11): 14.
[13]李俊玲.中医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体会.基层医学论坛,2006,10 (9): 811.
[14]张爱民,谭行华,王建,等.中医辨证治疗登革热并肝功能损害108例疗效分析.中国热带医学,2007,7 (5): 722.
[15]王今达.90年代多脏衰综合征,SIRS与MODS.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,1995,7 (6): 324.
[16]曹书华,王勇强.脓毒症手册.长春: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5.
[17]刘清泉,蓝海涛,赵红芳.重度脓毒症中医证候与APACHE Ⅱ评分相关性的临床研究.北京中医,2007,26 (4): 208.
[18]江其敏.中医医院住院患者脓毒症临床特点的研究.北京中医,2007,26 (4): 204.
[19]王钰节.内皮素-1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.中国中医急症,1994,3 (4): 190.
[20]钟南山.现代呼吸病进展.北京: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1994.
[21]邓文龙.中医内科急症.重庆:重庆市科技情报出版社,1981.
[22]中国中医研究院.蒲辅周医疗经验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6.
[23]陈乔林.内科急症之病机与治疗.云南中医杂志,1980 (4): 1.
[24]陈乔林.寒凉药与温热药配伍初探.新医药学杂志,1979 (3): 10.
[25]陈乔林.172例少阳证回顾分析.云南中医杂志,1980 (1): 25.
[26]陈乔林.关于《伤寒论》少阳病的几点看法.云南中医杂志,1982 (1): 6.
[27]陈乔林.柴胡剂的临证运用.云南中医杂志,1983 (4): 18.
[28]陈乔林.王孟英诊疗老年危急重症述略.云南中医学院学报,1988 (1): 16.
[29]朱虹江.陈乔林治疗外感热病经验.光明中医,2000,15 (91): 26.
[30]朱虹江.清肺化痰饮治疗痰热壅肺咳喘证173例.中草药,2000,31 (2): 125.
[31]李云委.陈乔林治疗外感咳嗽应用宣肺方药经验.云南中医中药杂志,1999,20(3): 5.
[32]李云华,王志祥,罗庆文.陈乔林教授慢性肺栓塞治验.云南中医学院学报,2012,35(1): 36. | 辞典简介 |
本册工具书是云南省中医医院名医学术经验丛书之一,共收录49条词条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