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 第三党历史
  副书名 第二版
  丛书多卷书否 Y
  ISBN 978-7-5641-6394-5
  主要责任者 王夫玉
  责任方式 编著
  出版者 东南大学出版社
  出版地 南京
  出版日期 2016-06
  页码 1-340
  字数 360
  开本 16
  定价 58.00
  作品语种
  整书中图分类号 D665.5
  参考文献 一、 网络
[1] 严巍惠.中华革命党的来龙去脉[EB/OL].(2008-03-13).http://www.ngdsh.org.cn/shngd2011/wstd/node418/u1a10302.html.
[2] 沈兴海.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与第三党的交往[EB/OL].(2010-10-21).http://ngd.yantai.gov.cn/index_show.jsp?id=527576.
[3] 黄小同.第三党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关系[EB/OL].(2010-06-12).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afb1f5f0100jeu1.html.
[4]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.农工党中央在沪活动[EB/OL].http://www.shtong.gov.cn/node2/node2245/node4485/node23694/node23696/index.html.
[5] 新华网.中共中央发布“五一”劳动节口号(“五一口号”)[EB/OL].http://news.xinhuanet.com/ziliao/2008-04/22/content_8025824.htm.
[6] 孙中山[EB/OL].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2559.htm.
[7] 刘寿真.湖北同盟会发动湖北新军史实点滴[EB/OL].(2011-09-01).http://dangshi.people.com.cn/GB/15562398.html.
[8] 陈独秀[EB/OL].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1752.htm?wtp=tt.
[9] 陈独秀评价之变迁[EB/OL]. http://www.gmw.cn/content/2010-04/11/content_1090704.htm.
[10] 邓演达[EB/OL].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200100.htm.
[11] 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纪念“五一口号”60年发言摘要[EB/OL].(2008-05-08).http://www.gov.cn/jrzg/2008-05/08/content_964308.htm.
[12] 赵蔷.毛泽东亲笔写信邀请司徒美堂回祖国参加新政协[EB/OL].(2009-07-30).http://www.ce.cn/culture/rw/cn/xw/200907/30/t20090730_19664984.shtml.
[13] 中国网.建国大业——新政协会议筹备记[EB/OL].(2009-09-21).http://www.china.com.cn/aboutchina/zhuanti/zg365/2009-09/21/content-18551848.htm
二、 报纸
[1] 胡锦涛.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[N].新华日报,2011-10-10.
[2] 吴志菲.孙中山与香港的不解之缘[N].团结报,2011-09-01.
[3] 黄飞英,黄建东.辛亥革命百年祭[N].团结报,2011-05-12.
[4] 陆茂清.共进会与文学社述略[N].团结报,2011-11-10.
[5] 尚明轩.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[N].团结报,2011-04-07.
[6] 张磊.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带来了什么[N].新华日报,2011-09-21.
[7] 李保铨.辛亥革命甲级功臣徐万年[N].团结报,2011-10-13.
[8] 刘肃勇.学生军与武昌起义[N].团结报,2011-09-08.
[9] 博文.民革前辈与武昌首义(上)[N].团结报,2011-09-08.
[10] 刘剑.辛亥革命中的黄孝战役(上)[N].团结报,2011-09-15.
[11] 刘剑.辛亥革命中的黄孝战役(下)[N].团结报,2011-09-22.
[12] 解可文.朱芾煌: 南北议和的关键人物[N].团结报,2011-09-01.
[13] 新华日报编辑部.辛亥革命大事记[N].新华日报,2011-10-10.
[14] 孙书文.辛亥年间北京的革命行动[N].团结报,2011-10-13.
[15] 王凯.“海门潮正涌,我欲挽强弓”——宋教仁的宪政理想[N].团结报,2011-05-19.
[16] 刘炎迅.宋教仁: 为宪法流血第一人[N].南京晨报,2011-10-05.
[17] 周子信.中共“一大”召开的经过[N].团结报,2011-06-16.
[18] 苗体君.中共“一大”开幕式召开的地点[N].团结报,2011-10-13.
[19] 周子信.关于中共“一大”闭幕日期的几点考据[N].团结报,2011-07-07.
[20] 袁咏红.陈诚与蒋介石关系的另一面[N].光明日报,2009-08-11.
[21] 黄久恒.黄琪翔将军在重庆[N].团结报,2011-04-14.
三、 期刊
[1] 王夫玉.科学认识建国前的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史[J].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,2011(3).
[2] 张大椿.1911年我与孙中山同舟返国[J].世纪,2011(5).
[3] 刘小宁.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前后[J].钟山风雨,2011(4).
[4] 吴基民.中共一大会议一段史实存疑[J]. 世纪,2011(5).
[5] 严巍惠.中华革命党的来龙去脉[J].前进论坛,2010(3).
[6] 严巍惠.中华革命党的来龙去脉[J].前进论坛,2010(5).
[7] 杨晓娟.浅析“第三党”的历史演变过程[J].晋东南师专学报,1999(1).
[8] 任红霞,郝俊英.第三党的创建与评析[J].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,2005(4).
[9] 骆平,周巧生.第三党发展历程研究综述[J].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,2011,22(1).
[10] 秦立海.中国农工民主党组织演变述评[J].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,2007(4).
[11] 崔珏.第三党历史上几度易名评析[J].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,2011(1).
[12] 黄敏.试论第三党及改组派[J].惠州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1994(3).
[13] 王花.中国农工民主党早期的指导思想探究[J].现代企业教育,2008(3B).
[14] 张宪文,汪佩伟.第三党“社会主义”思想初探[J].南京政治学院学报,1990(6).
[15] 韦玉凤.第三党的社会主义思想评析[J].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,1994(3).
[16] 梁罡,于晓霞.试析第三党的社会主义思想[J].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,2009(2).
[17] 康宏.试论第三党平民革命道路理论[J].科技信息,2011(1).
[18] 李秀伟.浅析第三党的“平民革命”思想——1927—1931[J].才智,2011(4).
[19] 杨秀春.第三党与武装斗争[J].湘潭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5,29(S2).
[20] 康宏.第三党对孙中山民权主义的继承和发展[J].社科纵横(新理论版),2011(3).
[21] 赵晓呼.试论第三党产生的历史特点及其政治主张[J].中国民航学院学报,1992,10(3).
[22] 康宏.浅析第三党的政党特性及其局限性[J].现代教企育业,2011(4B).
[23] 李丽.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三党的性质及历史地位[J].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1994(1).
[24] 曾平辉.第三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贡献[J].惠州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1,21(2).
[25] 曾平辉.对早期第三党的再认识和评价[J].惠州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1,21(1).
[26] 田会海.新视野下对早期第三党的再评价[J].传承,2008(5).
[27] 李姗.试述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历史贡献[J].谈古论今,2011(4).
[28] 杨力.坚持奋斗在抗战大后方——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在陪都重庆活动纪实(上)[J].前进论坛,2009(8).
[29] 杨力.坚持奋斗在抗战大后方——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在陪都重庆活动纪实(下)[J].前进论坛,2009(9).
[30] 仝祥顺.抗战胜利后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的民主立场评议[J].东岳论丛,1988(4).
[31] 黄小同.第三党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关系[J].历史教学(高校版),1989(1).
[32] 周若清,杨永贵.论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与第三党关系的演变[J].宜宾学院学报,2002(2).
[33] 史要防.试论1927—1935年中国共产党与第三党对对方的基本态度[J].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,2003(5).
[34] 傅爱平.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三党对共产党的政治态度[J].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,2006(1).
[35] 李玲.“九·一八”事变后中共与第三党关系之考察[J].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,2011(1).
[36] 李波.中共对邓演达及其第三党态度的演变与中共统战政策的转变[J].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,2009(5).
[37] 邢玉婷.革命时期中共与第三党党际关系演变原因探析[J].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,2011(2).
[38] 李珊.试析中共与第三党矛盾激化的国际背景[J].世纪桥,2001(1).
[39] 曾庆榴.抗战时期国民党、共产党、第三党成员在余汉谋部的合作[J].广州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6,5(5).
[40] 阮霖.谭平山与第三党问题试探[J].四川师范大学学报,1991(6).
[41] 常云岐.谭平山与中华革命党[J].前进论坛,2006(4).
[42] 吕春.一代英豪邓演达[J].炎黄纵横,2009(4).
[43] 杨资元,冯永宁.北伐骁将邓演达[J].前进论坛,2010(3).
[44] 杨资元,冯永宁.北伐骁将邓演达[J].前进论坛,2010(4).
[45] 杨资元,冯永宁.北伐骁将邓演达[J].前进论坛,2010(5).
[46] 杨资元,冯永宁.北伐骁将邓演达[J].前进论坛,2010(6).
[47] 杨资元,冯永宁.北伐骁将邓演达[J].前进论坛,2010(7).
[48] 杨资元,冯永宁.北伐骁将邓演达[J].前进论坛,2010(8).
[49] 杨资元,冯永宁.北伐骁将邓演达[J].前进论坛,2010(9).
[50] 杨资元,冯永宁.北伐骁将邓演达[J].前进论坛,2010(10).
[51] 杨资元,冯永宁.北伐骁将邓演达[J].前进论坛,2010(11).
[52] 杨资元,冯永宁.北伐骁将邓演达[J].前进论坛,2010(12).
[53] 王存福.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的悲壮人生[J].四川统一战线,2006(4).
[54] 杜文君,陶水木.近年来邓演达及第三党研究综述[J].东北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1988(6).
[55] 罗任一.邓演达回国组党[J].前进论坛,2010(2).
[56] 张振德.邓演达与第三党[J].历史教学,1991(4).
[57] 细井和彦.试论邓演达思想中的革命主体[J].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,2011(2).
[58] 井月娥.大革命时期谭平山与邓演达农民观比较[J].三明学院学报,2007,24(1).
[59] 马世凯.试评邓演达的“社会主义思想”[J].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,2007(4).
[60] 周蕴蓉.论邓演达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[J].广东教育学院学报,2000,20(5).
[61] 陈廷根.邓演达的社会主义设想与当代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[J].武汉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1,3(2).
[62] 宋连胜,李波,王海胜.论邓演达的社会主义观[J].社会科学战线,2009(8).
[63] 葛沭.邓演达社会主义理论来源探究[J].传承,2009(8).
[64] 周世亮.论邓演达的平民政权观[J].五邑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7,9(3).
[65] 王娟娟.邓演达“平民革命论”价值评估[J].安庆师范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2,21(2).
[66] 张勇.邓演达关于农民问题的思想及启示[J].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,2011(3).
[67] 陈益元.武汉国民政府时期邓演达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建构及其思想基础[J].安徽史学,2004(6).
[68] 史振厚,孙令民.邓演达的农民观[J].临沂师范学院学报,2002,24(1).
[69] 郭根山.论邓演达农民土地理论的思想渊源[J].河南社会科学,2006,14(5).
[70] 刘霞.大革命后期邓演达农民观新论[J].南华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0,1(4).
[71] 李文秀.大革命时期邓演达土地思想探析[J].长沙铁道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8,9(2).
[72] 王业兴.孙中山与邓演达解决乡村问题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[J].首都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0(2).
[73] 谭献民,蒋建辉.毛泽东、邓演达关于中国农民问题之比较[J].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,2006,23(1).
[74] 杨力.争取中间势力——记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在重庆与第三党的交往[J].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,2005(3).
[75] 刘育钢.略论邓演达建军思想[J].甘肃社会科学,2003(1).
[76] 蓝斌.邓演达军事思想之我见[J].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,2001,23(4).
[77] 文霞.邓演达与黄埔军校[J].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,2008(3).
[78] 温朝霞.邓演达的文化思想及其现代启示[J].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,2007(1).
[79] 李文平.略论邓演达的中西文化观[J].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,2005,19(4).
[80] 王建振.论邓演达国家资本主义思想的形成[J].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(综合版),2006,2(4).
[81] 王建振.邓演达国家资本主义思想的形成因素探悉[J].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(综合版),2008,4(2).
[82] 涂雪峰,胡小燕.邓演达与毛泽东国家资本主义思想之比较[J].党史文苑(学术版),2006(6).
[83] 叶洪添.邓演达的唯物史观研究[J].惠州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2,22(5).
[84] 梁晓君.邓演达研究的新史料[J].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,2011(1).
[85] 陶季邑.评邓演达的实事求是思想[J].湖南城市学院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),2003,24(1).
[86] 刘旺华.浅析邓演达的文化观[J].惠州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2,22(4).
[87] 陶季邑.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邓演达与蒋介石关系两题[J].红广角,2011(4).
[88] 李钢.邓演达与蒋介石的决死之争[J].党史文汇,2006(2).
[89] 马烈.从《蒋介石年谱初稿》看邓演达与蒋介石的关系[J].民国档案,2000(4).
[90] 老当.第三党领袖邓演达之死[J].检察风云,2007(1).
[91] 张先贤.在反共逆流中坚持联共的邓演达[J].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,2011(1).
[92] 宋金升.试述邓演达与中国共产党[J].前进论坛,2011(3).
[93] 唐美丽,官本滔.福建事变与第三党[J].华中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1998(4).
[94] 叶心瑜.在福建事变中的“左”倾关门主义错误[J].党史研究与教学,1983(2).
[95] 刘华.第三党的土地改革——计口授田述评[J].暨南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).1991(1).
[96] 黄久恒.怀念父亲黄琪翔[J].党史文汇,2007(12).
[97] 郭秀仪.“福建事变”中的黄琪翔与第三党[J].前进论坛,2004(1).
[98] 黄久恒.黄琪翔与福建事变[J].党史文汇,2008(8).
[99] 黄久恒.周恩来与黄琪翔的革命情谊[J].党史文汇,2007(4).
[100] 周天度.民主革命时期的章伯钧[J].安徽史学,1987(2).
[101] 郭因.也忆章伯钧[J].江淮文史,2004(5).
[102] 秦立海.建国前的“左派”章伯钧[J].钟山风雨,2010(3).
[103] 彭湛东.回忆我的父亲彭泽民(之一)[J].前进论坛,2001(10).
[104] 彭湛东.纪念我的父亲彭泽民(之二)[J].前进论坛,2001(11).
[105] 彭湛东.回忆我的父亲彭泽民(之三)[J].前进论坛,2001(12).
[106] 章定龙,彭润平.彭泽民: 孙中山信徒、共产党挚友[J].炎黄春秋,2001(7).
[107] 彭湛东.抗战时期的彭泽民[J].前进论坛,2005(8).
[108] 冯彩章,程龙.彭泽民与毛泽东[J].党史博采,2000(12).
[109] 彭湛东,彭润平.彭泽民与彭湃的相遇与友谊(上)[J].前进论坛,2006(1).
[110] 彭湛东,彭润平.彭泽民与彭湃的相遇与友谊(下)[J].前进论坛,2006(2).
[111] 彭湛东.相遇贵相知——忆彭泽民与叶挺的革命友谊[J].前进论坛,2007(4).
[112] 彭润平.解放战争时期彭泽民与民主人士在香港的一些活动[J].前进论坛,2003(3).
[113] 方荣欣.季方走过的救国爱民之路[J].钟山风雨,2002(4).
[114] 郭瑞.大心无怖畏 百折不夺志——季方传略[J].前进论坛,2010(7).
[115] 郭瑞.大心无怖畏 百折不夺志——季方传略(下)[J].前进论坛,2010(8).
[116] 刘南燕.春风秋雨总坚贞——丘哲传略(上)[J].前进论坛,2003(11).
[117] 刘南燕.春风秋雨总坚贞——丘哲传略(下)[J].前进论坛,2003(12).
[118] 刘南燕.丘哲与周恩来、叶剑英的友谊[J].中国统一战线,2004(8).
[119] 李伯球,郭翘然,李松庵,等.郭冠杰传略(上)[J].前进论坛,2004(12).
[120] 李伯球,郭翘然,李松庵,等.郭冠杰传略(下)[J].前进论坛,2005(1).
[121] 李庆海.一生追求民主科学的中华英才——郑太朴传略(上)[J].前进论坛,2004(2).
[122] 李庆海.一生追求民主科学的中华英才——郑太朴传略(下)[J].前进论坛,2004(3).
[123] 刘南燕.愿将一片丹心火 化作人间老马牛——记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朱蕴山(上)[J].前进论坛,2004(10).
[124] 刘南燕.愿将一片丹心火 化作人间老马牛——记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朱蕴山(下)[J].前进论坛,2004(11).
[125] 刘南燕.爱国爱民 忠心赤胆——记李世璋[J].前进论坛,2005(3).
[126] 宁兴国.彭泽湘生平[J].前进论坛,2006(10).
[127] 王志龙.世间曾有彭泽湘[J].武汉文史资料,2008(9).
[128] 张羽.解放湘西时的中国农工民主党[J].湖南党史,1999(5).
[129] 赵福山.各民主党派精英进入解放区始末[J].文史精华,1999(1).
[130] 秦立海.1949年新政协筹备纪事[J].文史精华,2005(8).
四、 书籍
[1] 陈延武.万水朝东——中国政党制度全景[M].北京: 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11.
[2] 汪朝光.中国近代通史: 民国的初建(1912—1923)[M].南京: 江苏人民出版社,2009.
[3] 王奇生.中国近代通史: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(1923—1927)[M].南京: 江苏人民出版社,2009.
[4] 杨奎松.中国近代通史: 内战与危机(1927—1937)[M].南京: 江苏人民出版社,2009.
[5] 王建朗,曾景忠.中国近代通史: 抗日战争(1937—1945)[M].南京: 江苏人民出版社,2009.
[6] 汪朝光.中国近代通史: 中国命运的决战(1945—1949)[M].南京: 江苏人民出版社,2009.
[7] 蒋廷黻.中国近代史[M].上海: 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1.
[8] 蓝玉光.第三党讨论集[M].上海: 上海黄叶书局,1928.
[9] 张军民.中国民主党派史(新民主主义时期)[M].北京: 华夏出版社,1989.
[10] 张磊.中国民主党派史丛书——中国农工民主党卷[M].石家庄: 河北人民出版社,2001.
[11] 杨亲华,余科杰.中国民主党派词典[M].北京: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,1989.
[12] 孔繁政.中国民主党派[M].北京: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,2001.
[13] 俞润生.黄炎培与中国民主建国会[M].广州: 广东人民出版社,2004.
[14] 谭平山.谭平山文集[M].北京: 人民出版社,1986.
[15] 樊振.邓演达年谱会集[M].北京: 中国言实出版社,2010.
[16] 曾宪林,万云.邓演达历史资料[M].武汉: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,1988.
[17] 刘南燕.中国农工民主党一干会议人物传略[M].北京: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06.
[18] 邓演达.邓演达文集[M].北京: 人民出版社,1981.
[19] 邱挺,郭晓春.邓演达生平与思想[M].兰州: 甘肃人民出版社,1985.
[20] 杨资元,冯永宁.邓演达[M].广州: 广东人民出版社,2008.
[21]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.邓演达[M].北京: 文史资料出版社,1985.
[22] 韩斯疆.中日邓演达研究[M].长春: 吉林大学出版社,2010.
[23]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.中国共产党历史(第一卷: 1921—1949,上册)[M].北京: 中共党史出版社,2011.
[24]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.中国共产党历史(第一卷: 1921—1949,下册)[M].北京: 中共党史出版社,2011.
[25] 中央统战部研究室.统一战线100个由来[M].北京: 华文出版社,2010.
[26] “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”课题组.胡绳论“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”[M].北京: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01.
[27] 尚明轩.孙中山传[M].3版.北京: 文化艺术出版社,2006.
[28] 伊斯雷尔·爱泼斯坦.宋庆龄: 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[M].沈苏儒,译.北京: 人民出版社,2008.
[29] 朱文华.陈独秀传[M].北京: 红旗出版社,2009.
[30] 乔纳森·芬比.蒋介石传[M].陈一鸣,译.北京: 中国青年出版社,2011.
[31] 张光宇.邓演达传[M].武汉: 武汉大学出版社,2007.
[32] 杨雪舞.民国总统档案[M].北京: 人民日报出版社,2011.
[33] 梅日新,邓演超.回忆邓演达[M].广州: 广东人民出版社,1999.
[34] 何明.共和国人物档案——共和国全国政协第一届常委[M].北京: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,2010.
[35] 何明.共和国人物档案——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[M].北京: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,2010.
五、 其他文献
[1] 机会主义的第三党[C].中国国民党河北省党务指导委员会宣传部,1928.
[2] 章伯钧.中华论坛(第三党文献专辑)[C].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,1945.
[3]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史资料研究委员会.酝酿建党时期(第一辑)[C].中央研究室,2008.
[4]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史资料研究委员会.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时期(第二辑)[C].中央研究室,2008.
[5]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史资料研究委员会.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时期(第三辑)[C].中央研究室,2008.
[6]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史资料研究委员会.中国农工民主党时期(第四辑)[C].中央研究室,2008.
[7]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史资料研究委员会.1949年10月—1957年6月(第五辑)[C].中央研究室,2008.
[8] 刘南燕.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农工民主党(1930—1945)[C].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研究室,2007.
[9] 游宏炳,等.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农工民主党(1945—1949)[C].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研究室,2008.
[10]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研究室.中国农工民主党革命活动史迹选[C].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研究室,2009.
[11] 佟敏强.中共与第三党转向合作的历史问题研究(硕士论文)[D].济南: 山东大学,2008.
[12] 崔珏.对邓演达平民革命理论的几点分析//惠城文史资料(第十八辑)[C].惠城区政协文史委员会,2002.
[13] 詹清华.浅析邓演达爱国主义思想的社会价值//惠城文史资料(第二十一辑)[C].惠城区政协文史委员会,2007.
[14] 王宗宏.血与火的考验: 中国农工民主党南京革命活动事迹汇编[C].中国农工民主党南京市委会,2010.
  辞典简介 本册工具书共收录103条词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