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 中国共产党社会福利建设史
  丛书多卷书否 N
  ISBN 978-7-313-20132-4
  主要责任者 严运楼
  责任方式
  出版者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
  出版地 上海
  出版日期 2018-09
  页码 1-169
  字数 193
  开本 16
  定价 49.00
  作品语种
  整书中图分类号 D632.1
  参考文献 [1]马克思恩格斯全集:第一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12.
[2]马克思恩格斯全集:第二卷[M],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05.
[3]马克思恩格斯全集:第三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12.
[4]马克思恩格斯全集:第四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95.
[5]马克思恩格斯全集:第十六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64.
[6]马克思恩格斯全集:第二十五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72.
[7]马克思恩格斯全集:第三十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95.
[8]马克思恩格斯全集:第四十四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72.
[9]马克思恩格斯全集:第四十六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79.
[10]马克思恩格斯全集:第四十九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82:130.
[11]资本论:第一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04.
[12]列宁全集:第三十三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85.
[13]列宁全集:第四十三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87.
[14]毛泽东文集:第六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96:231.
[15]邓小平文选:第三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93.
[16]江泽民文选:第三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06.
[17]胡锦涛.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07:15.
[18]习近平.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.习近平谈治国理政[M].北京:外文出版社,2014:4.
[19]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:第二卷[M].北京:三联书店,1979:121—122.
[20]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:第一册[M].北京:中央文献出版社,1987:493.
[21]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:第四册[M].北京:中央文献出版社,1990:342.
[22]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:第一册[M].北京:中央文献出版社,1992:11.
[23]毛泽东著作选读:下册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86:783. 
[24]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[M].北京:中央文献出版社,1991.
[25]李铁映.论民主[M].北京: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07.
[26]成海军.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福利思想研究[J].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,2011(5).
[27]成海军.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考察[J].当代中国史研究,2008(05).
[28]汪青松.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[M].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4.
[29]侯岩.关于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[J].宏观经济研究,2001(04).
[30]孟泽,邱云华.中国老百姓的前途[M].海口:海南出版社,1992:169.
[31]宋士云.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转型[J].河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0(03).
[32]宋沅沅.毛泽东社会福利思想初探[J].重庆科技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1(01).
[33]成海军,陈晓丽.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嬗变[J].当代中国史研究,2011(03).
[34]成海军.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福利思想研究[J].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,2011(05).
[35]程艳青.中国特色社会福利思想核心问题的探究[J].市场周刊(理论研究),2011(12).
[36]郑功成.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[M].北京: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02.
[37]李静,柯卉兵.毛泽东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实践[J].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,2012(04).
[38]严运楼.毛泽东的适度福利思想及其实践研究[J].毛泽东思想研究,2016(02).
[39]姚力.“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”——毛泽东“六·二六”指示的历史考察[J].当代中国史研究,2007(03).
[40]吴中宇.毛泽东就业保障思想研究[J].毛泽东思想研究,2006(04).
[41]郑功成.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[M].北京: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02.
[42]朱佳木.毛泽东对计划经济的探索及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[J].中共党史研究,2007(02).
[43]葛慧.农村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初探[J].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,2013(10).
[44]李甜,曾瑞明,齐红芳.社会福利制度的转变:从单位福利到社区福利[J].劳动保障世界(理论版),2011(11).
[45]臧乃康.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历史演进[J].理论导刊,2008(12).
[46]宋士云.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转型[J].河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0(03).
[47]宋士云.新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历史考察[J].中国经济史研究,2009(03).
[48]宋沅沅.邓小平社会福利思想初探[J].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,2011(01).
[49]邹慧君.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的困局及对策探析[J].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9(04).
[50]咸辉.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创新与实践意义[J].甘肃社会科学,2009(04).
[51]胡善联.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状况与评价分析[J].中国卫生经济,2008(02).
[52]杨方方.中国转型期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[J].中国软科学,2004(08)
[53]严国萍.当代中国碎片化社会福利体制的形成与突破[J].中国行政管理,2014(07).
[54]丁学娜,李凤琴.福利多元主义的发展研究——基于理论范式视角[J].中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3(06).
[55]郑功成.中国社会福利的现状与发展取向[J].中国人民大学学报,2013(02).
[56]杨钰.转型期中国福利社会的构建——基于福利三角范式的现实思考[J].兰州学刊,2013(07).
[57]韩央迪.从福利多元主义到福利治理:福利改革的路径演化[J].国外社会科学,2012(02).
[58]彭华民.中国政府社会福利责任:理论范式演变与制度转型创新[J].天津社会科学,2012(06).
[59]周幼平,唐兴霖.中国情境下福利多元理论的反思[J].学术研究,2012(11).
[60]王家峰.福利国家改革:福利多元主义及其反思[J].经济社会体制比较,2009(05).
[61]田北海,钟涨宝.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价值理念——福利多元主义的一个四维分析框架[J].探索与争鸣,2009(08).
[62]谈志林.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[J].残疾人研究,2011(01). 
[63]曹燕.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相关的社会福利研究[J].中国卫生经济,2010(02).
[64]周庆行,张新瑾.浅谈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的路径选择[J].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,2008(06).
[65]余春.人的发展论[M].北京: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,2007:89.
[66]王子今,刘悦斌,常宗虎.中国社会福利史[M].武汉:武汉大学出版社,2013:277.
[67]宋士云.新中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变迁[J].当代中国史研究,2007(1).
[68]李静.介绍几种宣传卫生常识的挂图、招贴画和通俗读物[N].人民日报,1952-06-29.
[69]李洪河.新中国的疫病流行与社会应对(1949—1959)[M].北京:中共党史出版社,2007:197-242.
[70]《嘉定卫生志》编纂委员会.嘉定卫生志[M].上海:学林出版社,2011:234.
[71]常宗虎.聆听历史的教诲——近50年来中国社会福利史的三点启示[J].中国民政,2000:6-9.
[72]朱潮,张慰丰.新中国医学教育史[M].北京:北京医科大学、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,1990:104.
[73]郑流云.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探析[J].兰州学刊,2010(03).
[74]黄艳、柳礼泉.试论毛泽东对解决中国民生问题的历史贡献[J].湖湘论坛,2011(05).
[75]王有斌、米正华.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发展脉络[J].湖南农业大学学报,2011(04).
[76]梅宗奇,赵炜.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[J].河北学刊,2010(06).
[77]刘笑菊,周国峰.从马克思的分工理论看人的全面发展[J].经济与社会发展,2007(05).
[78]许庆朴.马克思恩格斯学说与中国现实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07:63-64.
[79]桑春红.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理论及其启示[J].兰州学刊,2007(09).
[80]苗贵山.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[J].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,2009(4).
  辞典简介 本册工具书共收录65条词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