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报告
  副书名 2012
  并列正书名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handong Peninsula Blue Economic Zone (2012)
  丛书名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
  丛书多卷书否 Y
  ISBN 978-7-300-16926-2
  主要责任者 黄少安,李增刚
  责任方式 主编
  出版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
  出版地 北京
  出版日期 2012-12
  页码 1-297
  字数 361
  开本 16
  定价 52.00
  作品语种
  整书中图分类号 ①P74②F127.52
  参考文献 Beck, Thorsten, Levine and Ross.“ External Dependence and Industry Growth: Does Financial Structure Matter? ”.World Bank Mimeo, 2000.
Laporta. R, Lopez-de-Silanes, F, Shleifer. A.“Government ownership of banks”. Journal of Finance 57, 2002.
《“蓝色药业”呼之欲出》,《领导决策信息》1998年第21期。
曹雄飞:《区域经济及其行业发展资金需求量的预测方法研究——以福建省旅游业发展所需资金需求预测为例》,《科技与产业》2011年第6期。
曹伊:《我国民间资本的良性引导利用研究》,《黑龙江对外经贸》2011年第2期。
曹远征:《世界港口业的变化趋势与中国港口业的发展》,《开放导报》2004年总第112期。
陈春芳:《长三角港口体系结构演变及分货种优势比较》,《水运工程》2011年第6期。
陈飞:《试论新型港口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——以新兴的青岛董家口港区为例》,《商品与质量》2011年第SB期。
陈光:《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的地方立法协作》,《环渤海经济瞭望》2010年第5期。
陈光:《论蓝色经济区海洋资源立法的必要性》,《山东警察学院学报》2011年第1期。
陈华、张燕: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金融支持研究》,《经济论坛》2011年第11期。
陈斓、伍世代、陈培健:《福建港口体系结构研究》,《热带地理》2007年第3期。
陈勇:《从鹿特丹港的发展看世界港口发展的新趋势》,《国际城市规划》2007年第1期。
董代、真虹:《第4代港口的概念与内涵》,《水运管理》2008年第1期。
范祚军:《区域开发与金融支撑——以环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为例》,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。
费云良:《战略资源约束下的山东海洋经济区域化研究》,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。
高静:《让民间资本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》,《科技资讯》2011年第5期。
高立娜:《基于共生理论的山东半岛港口群耦合性研究》,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,2011年。
广西区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:《“九五”广西建设资金需求预测与筹措对策研究》,《计划与市场探索》1997年第7期。
郭先登:《关于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水平思考》,《山东经济》2011年第1期。
国务院:《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》,2010-06-10。
国务院:《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2010-05-07。
韩立民、李大海、于会娟:《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对策研究》,《山东经济》2011年第1期。
韩立民、于会娟: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政府作用分析——基于海洋产业发展视角》,《山东社会科学》2012年第4期。
侯邦安、郭慧敏:《未来15年山西资金供需分析与预测》,《预测》1996年第6期。
侯晓静:《国外海洋产业发展战略对中国的启示——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优势产业培育为例》,《经营管理者》2011年第22期。
胡家强、陈睿、李蔚:《蓝色经济建设对产业政策法的挑战及其应对》,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11年第1期。
胡琳琳: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滨海旅游业发展研究》,《曲阜师范大学学报》2011年第2期。
胡宇娜、曹艳英、李凤霞: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》,《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》2011年第6期。
黄健元、严以新:《东亚地区国际港口集装箱运输竞争力的综合评价》,《水运管理》2004年第11期。
中国人民银行济南支行课题组:《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金融支持战略研究——海洋经济发展与陆地金融体系的融合》,2010年课题报告。
姜秉国、韩立民:《科学开发海岛资源 拓展蓝色经济发展空间》,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11年第6期。
蒋甜甜、周兆立:《蓝色金融——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助推器》,《现代商业》2011年第11期。
焦静:《渤海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研究》,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,2010年。
孔宪雷、许长新:《港口群系统的竞争合作与演变发展》,《水运工程》2004年第10期。
雷鸣:《滨海新区场外交易市场与环渤海经济发展》,《天津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10年第3期。
雷仲敏、左言庆: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探索》,《青岛行政学院学报》2011年第3期。
雷仲敏等: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区域合作的若干问题》,《城市》2010年第1期。
李彬、于永娟、岳成美:《蓝色经济背景下的鲁南经济带发展对策》,《山东经济》2011年第1期。
李彬:《金融支持与我国海洋产业发展关系研究》,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,2008年。
李福柱、孙明艳、历梦泉: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结构异质性演进及路径研究》,《华东经济管理》2011年第3期。
李辉、王学栋: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地方政府间合作研究》,《中国石油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11年第6期。
李靖:《山东沿海港口群资源配置评价及整合对策研究》,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,2008年。
李兰冰、刘军、李春辉:《两岸三地主要沿海港口动态效率评价》,《软科学》2011年第5期。
李莉 等:《海洋循环经济如何借力金融支持》,《环境经济》2009年第4期。
李亮:《基于大营销平台构建的环渤海港口企业战略整合研究》,天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,2009年。
李素娟: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与蓝色金融冲突的理论初探》,《经济论坛》2011年第11期。
李晓光、孙志毅、张丰奇:《海洋产权及其交易》,《东岳论丛》2011年第9期。
厉以宁:《资源配置与经济体制改革》,北京: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。
林佳、宋晓东: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分析——增长极理论角度》,《东方企业文化》2011年第20期。
林治乾、闫静:《银行业支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研究》,《金融发展研究》2011年第9期。
刘东环、张振颖:《齐齐哈尔市经济增长对资金需求的预测分析》,《理论观察》2002年第6期。
刘桂云、真虹:《柔性化港口的概念和内涵》,《中国航海》2007年第3期。
刘红:《基于增长极理论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研究》,《中国证券期货》2011年第11期。
刘洪滨、白醒卓、何新颖:《建设以青岛为龙头的半岛蓝色经济区研究》,《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》2011年第2期。
刘明明:《论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财产权路径》,《山东科技大学学报》2011年第6期。
刘淑芳:《山东打造蓝色经济区 形成区域增长极》,《人民日报》2010年4月6日。
刘永梅:《青岛蓝色银行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》,《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》2011年第4期。
刘永胜、路正南:《中小企业与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合作机制探讨》,《统计与决策》2011年第14期。
刘永胜:《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研究》,江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,2011年。
柳建国:《蓝色农业的保护神》,《乡音》1998年第1期。
罗跃华:《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发展趋势》,《水运管理》2011年第7期。
孟庆武、任成森:《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建设过程中海洋资源的科学开发》,《海洋开发与管理》2011年第1期。
倪庆东、于慎澄:《浅析青岛市蓝色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》,《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》2011年第2期。
倪庆东、于慎澄:《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——以青岛市为例》,《现代商业》2011年第5期。
聂炳华:《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及对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启示》,《山东经济》2011年第2期。
庞瑞芝:《我国主要沿海港口的动态效率评价》,《经济研究》2006年第6期。
曲晓琳:《基于价值链的我国山东半岛港口群整合研究》,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,2010年。
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课题组:《产业投资基金:国际模式探讨与中国的路径选择》,《华北金融》2007年第2期。
任晓.地方融资需要怎样的平台. http://www.cs.com.cn/xwzx/03/201005/ t20100511_2427302.htm,2010-05-11/2011-12-11.
任振刚:《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优势分析和战略构想》,《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》2011年第2期。
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办公室主编: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汇编》,2012年内部资料。
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: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系统性融资总体规划》,课题报告2011年.
申世军:《对债券市场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》,《金融与经济》2011年第11期。
申作兰、牟宗杰: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框架下日照港的SWOT分析》,《物流工程与管理》2011年第5期。
宋军继: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陆海统筹发展对策研究》,《东岳论丛》2011年第12期。
宋廷山、郭思亮:《循环经济视角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效率评价分析》,《山东经济》2011年第9期。
宋迎春、蒋鹏:《山东半岛港口物流资源整合策略研究》,《物流技术》2010年第12期。
宿爱梅:《将海洋经济培育成青岛新经济增长点的路径分析》,《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》2011 年第4期。
隋映辉:《陆海一体建设蓝色经济区》,《理论学习》2009年第8期。
孙光圻、杨丽韫:《中国港口资源整合的现状、问题与对策》,《世界海运》2010年第4期。
孙吉亭、孙莅元:《“海陆耦合论”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》,《中国渔业经济》2011年第1期。
孙伟、魏光兴:《黑龙江省“十一五”工业资金需求预测》,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》2007年第8期。
谭晓岚:《蓝色经济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》,《海洋开发与管理》2011年第11期。
唐黎标:《国外港口群管理先进经验之探析》,《港口科学》2009年第2期。
田雪峰、宋佳、张玲: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分析》,《中国青岛市委党校学报》2011年第6期。
万仁荣:《启动“蓝色富民工程”发展水产经济》,《江西社会科学》1997年第11期。
汪言安:《蓝色经济区:跳出山东看半岛》,《经济观察报》2010年8月14日。
王宝运、冯怡:《金融支持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》,《山东社会科学》2010年第7期。
王佃利、梁帅:《网络化治理视角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区域合作探析》,《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》2011年第6期。
王佃利、梁帅:《跨界问题与半岛蓝色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探析》,《山东社会科学》2012年第3期。
王芳:《诱人的中国“蓝色经济带”》,《中国国情国力》1998年第8期。
王琪、张清贵: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地方政府关系研究》,《海洋通报》2012年第1期。
王庆、李世泰: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与烟台市发展》,《山东经济》2010年第2期。
王诗成:《实施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》,《理论学刊》2011年第2期。
王新明:《日照港发展战略研究》,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,2008年。
王义、孙涛:《半岛蓝色经济区视阈下政府间合作机制研究》,《胜利油田党校学报》2011年第1期。
王颖:《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研究》,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,2011年。
吴明理: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及金融支持问题研究》,《金融发展研究》2009年第7期。
伍艳:《中国区域金融生态与区域金融发展》,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版。
谢京辞:《蓝色经济区框架下山东半岛港口群的SWOT分析》, 《现代管理科学》2010年第3期。
谢京辞:《山东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》, 《山东社会科学》 2011年第3期。
谢凌峰:《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珠江三角洲港口资源整合研究》,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,2005年。
谢沛善、段艳平: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资金需求与金融安排探析》,《经济与社会发展》2009年第11期。
徐秦:《浙江省港口资源整合研究》,《中国航海》2006年第9期。
徐业洋:《港口竞争与统一规划及协作》,《水运管理》2001年第6期。
徐玉梅、刘宪亮: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环境伦理分析》,《中国渔业经济》2011年第4期。
许冬兰:《蓝色碳汇:海洋低碳经济新思路》,《中国渔业经济》2011年第6期。
薛敬、徐红梅:《山东半岛蓝色海洋经济圈城市创新能力的比较研究》,《社会发展》2011年第23期。
杨子强:《海洋经济发展与陆地金融体系的融合:建设蓝色经济区的核心》,《金融发展研究》2010年第1期。
叶嘉群:《“蓝色产业”在崛起》,《农村·农业·农民》1999年第9期。
于会娟: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研究》,《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》2011年第2期。
俞明廷:《什么叫蓝色经济》,《时事》2009年第6期。
袁兵:《港口群资源整合研究》,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, 2005年。
袁宇、李福华:《基于蓝色产业创新网络的青岛国家高新区与科技新城互动研究》,《科技进步与对策》2011年第22期。
张弛:《山东沿海港口发展回顾与展望》,《港口经济》2011年第5期。
张杰、韩倩倩: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》,《商业经济》2011年第11期。
张丽君、王玉芬:《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港口经济发展》,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。
张森: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视域下的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》,《中国成人教育》2011年第16期。
张述存:《关于统筹蓝黄“两区”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》,《理论学刊》2011年第12期。
张思明、李冰:《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法制一体化——区域共同规章的构建》,《知识经济》2012年第4期。
张文龙:《基于全社会资金供求的资金缺口预测——以山西省为例》,《未来与发展》2011年第7期。
张樨樨、朱庆林:《海洋科技人才集聚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》,《东岳论丛》2011年第9期。
张艳: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》,山东经济学院硕士学位论文,2011年。
张燕、冯邦彦:《港口与直接腹地的相关性研究:上海港、深圳港和广州港的比较》,《产经评论》2011年第2期。
张宇燕、李增刚:《国际经济政治学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。
赵佳佳、张子礼: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地方政府间关系探析》,《山东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12年第2期。
赵娜、赵春吉、孙光沂:《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战略》,《中国水运》2007年第1期。
郑慧、高艳: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金融生态模糊综合评价研究——以可持续发展为视角》,《中国渔业经济》2011年第2期。
中国港口协会:《中国港口年鉴2003版》,中国港口杂志社2003年版。
中国港口协会:《中国港口年鉴2007版》,中国港口杂志社2007年版。
中国港口协会:《中国港口年鉴2011版》,中国港口杂志社2011年版。
周跃:《港口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港口整合》,《中国港口》2007年第3期。
邹婷:《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》,山东经济学院硕士学位论文,2011年。
邹益峰:《蓝色农业——未来农业发展的希望》,《南方农村》1998年第1期。
  辞典简介 本册工具书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之一,共收录102条词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