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
C-1-14 财政性资金收、支、余情况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CAJ格式文件下载   PDF格式文件下载   Excel格式文件下载   报表预览
【条目主要内容】 条目所含内容:
  • 上年结余合计
  • 本年收入合计
  • 本年支出合计
  • 福福建
  • 年末结余合计
  • 抚恤
  • 退役安置
  • 社会福利
  • 社会救助
  • 自然灾害生活救助
  • 民政管理事务
  • 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
  • 中央级
  • 陝西

条目涉及地区:陕西;全国;北京;天津;河北;山西;内蒙古;辽宁;吉林;黑龙江;上海;江苏;浙江;安徽;福建;江西;山东;河南;湖北;湖南;广东;广西;海南;重庆;四川;贵州;云南;西藏;甘肃;青海;宁夏;新疆;
条目年份跨度:
  • 2013

【条目出处】 2013.《中国民政统计年鉴》 >>05 地区统计资料>>一 综合>>社会服务预算单位财务数据>>C-1-14 财政性资金收 支 余情况.第212-219页
【本年鉴指标解释条目】
【历年相同条目】 [1].C-1-14 财政性资金收、支、余情况.2016.《中国民政统计年鉴》.社会服务总体情况
[2].C-1-14 财政性资金收、支、余情况.2015.《中国民政统计年鉴(中国社会服务统计资料)》.社会服务业态总体情况
[3].C-1-14 财政性资金收、支、余情况.2014.《中国民政统计年鉴》.社会服务业态总体情况
[4].C-1-14 财政性资金收、支、余情况.2013.《中国民政统计年鉴》.社会服务预算单位财务数据
[5].C-1-14 财政性资金收、支、余情况.2012.《中国民政统计年鉴》.社会服务业预算单位财务数据
【同栏目条目】 [1].C-1-9 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社会服务经费历年支出情况
[2].C-1-10 社会服务经费预算指标地方安排情况
[3].C-1-11 中央专项拨款对账单
[4].C-1-12 收入支出情况
[5].C-1-13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情况
[6].C-1-14 财政性资金收、支、余情况
[7].C-1-15 预算指标收入情况
[8].C-1-16 当年预算安排情况
[9].C-1-17 预算资金总体支出情况
[10].C-1-18 支出水平情况
【其他地区同主题条目】 重庆市 浙江省 云南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天津市 四川省 上海市 陕西省 山西省 山东省 全国范围 宁夏回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江西省 江苏省 吉林省 湖南省 湖北省
[1].15—7 地方财政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的支出(1994—2002年) Ⅱ 产业篇>>十五 财政、金融和保险业>>15-7 地方财政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的支出(1994-2002年) 2003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459
[2].十七 卫生、社会福利、体育和其他 Ⅱ 产业篇>>十七 卫生、社会福利、体育和其他 2003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525-548
[3].1—9 全市地方国有单位资产总额及销售收入 Ⅰ 综合篇>>一、综合>>1-9 全市地方国有单位资产总额及销售收入 2000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35
[4].15—7 地方财政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的支出(1994—2003年) Ⅱ 产业篇>>十五 财政和金融>>15-7 地方财政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的支出(1994-2003年) 2004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331
[5].3—6—1 按地区分组的行政事业单位基本状况 下册>>第三产业卷>>第6篇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>>3-6-1 按地区分组的行政事业单位基本状况 2004,《重庆经济普查年鉴》,915
[6].3—6—2 按地区分组的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状况 下册>>第三产业卷>>第6篇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>>3-6-2 按地区分组的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状况 2004,《重庆经济普查年鉴》,916
[7].3—6—3 按地区分组的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状况 下册>>第三产业卷>>第6篇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>>3-6-3 按地区分组的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状况 2004,《重庆经济普查年鉴》,917-918
[8].1—11 全市地方国有单位资产总额及销售收入(2000年) 综合篇>>一 综合>>1-11 全市地方国有单位资产总额及销售收入(2000年) 2001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182
[9].15—7 全市地方财政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的支出 Ⅱ 产业篇>>十五 财政、金融和保险业>>15-7 全市地方财政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的支出 2002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388
[10].15—7 全市地方财政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的支出(1995—2000年) 产业篇>>十五 财政、金融和保险业>>15-7 全市地方财政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的支出(1995-2000年) 2001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46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