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
4-92 各地区肢体残疾人分城乡的主要需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CAJ格式文件下载   PDF格式文件下载   Excel格式文件下载   报表预览
【条目主要内容】 条目所含内容:
  • 医疗服务与救助
  • 辅助器具
  • 康复训练与服务
  • 教育费用补助或减免
  • 职业教育与培训
  • 就业安置或扶持
  • 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
  • 法律援助与服务
  • 无障碍设施
  • 信息无障碍
  • 生活服务
  • 文化服务
  • 不选择
  • 城市
  • 农村
  • 拉萨市城关区
  • 昌都地区察雅县
  • 山南地区琼结县
  • 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
  • 日喀则地区白朗县
  • 那曲地区索县

条目涉及地区:全自治区范围
条目年份跨度:
  • 2007

【条目出处】 2008.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》 >>.第477-479页
【本年鉴指标解释条目】 [1].主要统计指标解释
【历年相同条目】 [1].4-92 各地区肢体残疾人分城乡的主要需求.2008.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》.七、主要需求
[2].4-92 各地区肢体残疾人分城乡的主要需求.2007.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》.七、主要需求
[3].4-92 各地区肢体残疾人分城乡的主要需求.2007.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》.七、主要需求
[4].4-92 各地区肢体残疾人分城乡的主要需求.2007.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》.七、主要需求
[5].4-92 各地区肢体残疾人分城乡的主要需求.2007.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》.七、主要需求
[6].4-92 各地区肢体残疾人分城乡的主要需求.2007.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》.七、主要需求
[7].4-92 各地区肢体残疾人分城乡的主要需求.2007.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》.七、主要需求
[8].4-92 各地区肢体残疾人分城乡的主要需求.2006.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(云南卷)》.七、主要需求
[9].4-92 各地区肢体残疾人分城乡的主要需求.2006.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(福建卷)》.七、主要需求
[10].4-92 各地区肢体残疾人分城乡的主要需求.2006.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(天津卷)》.七、主要需求
【同栏目条目】 [1].4-88 各地区残疾人分城乡的主要需求
[2].4-89 各地区视力残疾人分城乡的主要需求
[3].4-90 各地区听力残疾人分城乡的主要需求
[4].4-91 各地区言语残疾人分城乡的主要需求
[5].4-92 各地区肢体残疾人分城乡的主要需求
[6].4-93 各地区智力残疾人分城乡的主要需求
[7].4-94 各地区精神残疾人分城乡的主要需求
[8].4-95 各地区多重残疾人分城乡的主要需求
[9].4-96 各地区视力残疾人分残疾等级的主要需求
[10].4-97 各地区听力残疾人分残疾等级的主要需求
【其他地区同主题条目】 重庆市 浙江省 云南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天津市 四川省 上海市 山西省 全国范围 宁夏回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江苏省 吉林省 湖南省 湖北省 河南省 河北省 海南省
[1].4-62 各地区16岁及以上肢体残疾人分城乡的参加社会保险情况 2006,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(重庆卷)》,498-499
[2].4-54 6-14岁肢体残疾人分年龄、性别、残疾等级的在校生接受义务教育情况 2006,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(重庆卷)》,480-481
[3].4-14 各地区18岁及以上肢体残疾人分残疾等级的身体移动状况 2006,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(重庆卷)》,378-380
[4].2-22 60岁及以上老年残疾人及其家庭基本情况 2006,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(重庆卷)》,171-172
[5].4-69 各地区肢体残疾人分城乡、残疾等级的领取低保金和救济情况 2006,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(重庆卷)》,512-513
[6].3-5 残疾(含多重)人分残疾类别、残疾等级的残疾发现年龄 2006,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(重庆卷)》,241-249
[7].4-15 各地区18岁及以上肢体残疾人分残疾等级的生活自理状况 2006,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(重庆卷)》,381-383
[8].2-2a 城镇分年龄、性别、残疾类别的残疾人 2006,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(重庆卷)》,73-78
[9].2-2 分年龄、性别、残疾类别的残疾人 2006,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(重庆卷)》,67-72
[10].4-42 各地区肢体残疾人分残疾等级的康复形式 2006,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(重庆卷)》,456-4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