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
10-1 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情况(2007—2010年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CAJ格式文件下载   PDF格式文件下载   Excel格式文件下载   报表预览
Improvement i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' Material and Cultural Life,2007-2010
【条目主要内容】 条目所含内容:
  • 居民收入支出
  •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
  •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
  • 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
  •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
  •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
  • 人均年末储蓄存款余额
  • 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
  • 农村人均住房面积
  • 交通和通信
  • 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共
  • 交通车辆
  • 城市每万人拥有铺装
  • 道路长度
  • 每人每年函件交寄
  • 全市每百人拥有电话机
  • 全市人均生活用电量
  • 城市人均生活用水量
  • 城市用气普及率
  • 城市住宅集中供热面积
  • 文化
  • 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
  • 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
  • ............

条目涉及地区:天津市
条目年份跨度:
  • 2010
  • 2009
  • 2008
  • 2007

【条目出处】 2011.《天津统计年鉴》 >>10 人民生活>>10-1 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情况(2007-2010年).第244-245页
【本年鉴指标解释条目】 [1].主要统计指标解释
【历年相同条目】 Label
【同栏目条目】 [1].10 人民生活
[2].10-1 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情况(2007—2010年)
[3].10-2 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收支及增幅(1995—2010年)
[4].10-3 城市居民家庭生活基本情况(1995—2010年)
[5].10-4 城市不同收入水平居民家庭基本情况(2010年)(按平均每人每年可支配收入分组)
[6].10-5 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支出及构成(2007—2010年)
[7].10-6 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及构成(2007—2010年)
[8].10-7 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分类(2010年)
[9].10-8 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年末拥有量(2006—2010年)
[10].10-9 城市居民家庭住房基本情况构成(2007—2010年)
【其他地区同主题条目】 重庆市 浙江省 云南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天津市 四川省 世界与其他国家与地区 上海市 陕西省 山西省 山东省 全国范围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江西省 江苏省 吉林省
[1].表7.1 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情况(2013-2014年) 第7章 人民生活与物价>>表7.1 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情况(2013-2014年) 2015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143
[2].7-1 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情况 7 人民生活与物价>>7-1 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情况 2008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159
[3].7-6 按可支配收入分组的城市居民家庭情况 7 人民生活与物价>>7-6 按可支配收入分组的城市居民家庭情况 2008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164
[4].4-3-1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情况一览表 第一篇 四城市基本情况与样本结构>>4 重庆市基本情况>>4-3 居民生活>>4-3-1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情况一览表 1997-1998,《IMI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年鉴》,31
[5].6—1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情况(2001—2002年) Ⅰ 综合篇>>六 人民生活与物价>>6-1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情况(2001-2002年) 2003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255
[6].6—7 按可支配收入分组的城市居民家庭情况(2002年) Ⅰ 综合篇>>六 人民生活与物价>>6-7 按可支配收入分组的城市居民家庭情况(2002年) 2003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259-260
[7].5—1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高情况 Ⅰ 综合篇>>五、人民生活和物价>>5-1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高情况 2000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131
[8].5—5 按可支配收入分组的城市居民家庭情况 Ⅰ 综合篇>>五、人民生活和物价>>5-5 按可支配收入分组的城市居民家庭情况 2000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133
[9].5—1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高情况 I 综合篇>>五、人民生活和物价>>5-1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高情况 1998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133
[10].7—1 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情况(2003—2004年) 七 人民生活与物价>>7-1 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情况(2003-2004年) 2005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1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