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
主要统计指标解释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CAJ格式文件下载   PDF格式文件下载
【条目主要内容】
  • 劳动报酬
  • 居民家庭
  • 工资总额
  • 总支出
  • 统计指标
  • 家庭设备
  • 物价补贴
  • 社会保障支出
  • 工作时间
  • 义务性
  • 直接支付
  • 劳动消耗
  • 常住人口
  • 消费支出
  • 计件工资
  • 转移性支出
  • 农村住户
  • 转移支付
  • 职工
  • 有价证券

【条目出处】 2005.《台州统计年鉴》 >>12人民生活>>主要统计指标解释.第303-304页
【本年鉴指标解释条目】
【历年相同条目】 [1].主要统计指标解释.2017.《台州统计年鉴》.1 综合
[2].主要统计指标解释.2017.《台州统计年鉴》.2 人口和从业人员
[3].主要统计指标解释.2017.《台州统计年鉴》.3 农业
[4].主要统计指标解释.2017.《台州统计年鉴》.4 工业
[5].主要统计指标解释.2017.《台州统计年鉴》.5 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
[6].主要统计指标解释.2017.《台州统计年鉴》.6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电力
[7].主要统计指标解释.2017.《台州统计年鉴》.7 原材料和能源
[8].主要统计指标解释.2017.《台州统计年鉴》.8 批发零售贸易业和住宿餐饮业
[9].主要统计指标解释.2017.《台州统计年鉴》.9 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
[10].主要统计指标解释.2017.《台州统计年鉴》.10 财政金融保险
【同栏目条目】 [1].12人民生活
[2].12-1 主要年份职工工资总额
[3].12-2 主要年份分行业全部职工工资总额
[4].12-3 主要年份分行业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工资总额
[5].12-4 主要年份分行业城镇集体经济单位职工工资总额
[6].12-5 主要年份分行业其他经济单位职工工资总额
[7].12-6 各经济类型分行业全部职工工资总额
[8].12-7 主要年份职工平均工资
[9].12-8 主要年份分行业全部职工平均工资
[10].12-9 主要年份分行业国有经济职工平均工资
【其他地区同主题条目】 重庆市 浙江省 云南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天津市 四川省 世界与其他国家与地区 上海市 陕西省 山西省 山东省 全国范围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江西省 江苏省 吉林省
[1].表3.19 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(2016-2017年) 第3章 人口与就业>>表3.19 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(2016-2017年) 2018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74
[2].表3.19 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(2014-2015年) 第3章 人口与就业>>表3.19 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(2014-2015年) 2016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76
[3].表3.19 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(2015-2016年) 第3章 人口与就业>>表3.19 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(2015-2016年) 2017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102
[4].3—23 城镇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(2001—2002年) Ⅰ 综合篇>>三 人口与就业>>3-23 城镇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(2001-2002年) 2003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201
[5].6—4 城市居民家庭基本情况(1985—2002年) Ⅰ 综合篇>>六 人民生活与物价>>6-4 城市居民家庭基本情况(1985-2002年) 2003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257
[6].6—6 城市居民家庭基本情况(2001—2002年) Ⅰ 综合篇>>六 人民生活与物价>>6-6 城市居民家庭基本情况(2001-2002年) 2003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258
[7].6—8 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收入及构成(2002年) Ⅰ 综合篇>>六 人民生活与物价>>6-8 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收入及构成(2002年) 2003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261
[8].6—10 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的主要商品数量(2001—2002年) Ⅰ 综合篇>>六 人民生活与物价>>6-10 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的主要商品数量(2001-2002年) 2003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264
[9].6—11 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(2001—2002年) Ⅰ 综合篇>>六 人民生活与物价>>6-11 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(2001-2002年) 2003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264
[10].2—21 城镇从业人员劳动报酬 Ⅰ 综合篇>>二、人口与就业>>2-21 城镇从业人员劳动报酬 2000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8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