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
附表8 1999年全国按类型分类城市指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CAJ格式文件下载   PDF格式文件下载   Excel格式文件下载   报表预览
【条目主要内容】 条目所含内容:
  • 国内生产总值现价
  • 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
  •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
  •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重
  •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重
  • 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
  • 人均国内总产值
  •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
  • 人均实际利用外资
  •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
  • 人均地方财政支出
  •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
  • 长江沿岸城市城市
  • 年末总人口
  • 年平均人口
  • 非农业人口比重%
  • 城市人口密度(人/平方公里)
  • 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
  •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
  • 每百人拥有电话数
  • 人均教育事业费支出
  • 人均科技事业费支出
  • 每万人拥有高等学校在校生
  • ............

条目涉及地区:攀枝花市;本溪;平顶山;大同;宜昌;岳阳;安庆;九江;铜陵;芜湖;马鞍山;成都;绵阳;自贡;宜宾;泸州;德阳;乐山;昆明;玉溪;遵义;六盘水;宝鸡;柳州;桂林;包头;苏州;无锡;常州;镇江;扬州;南通......
条目年份跨度:
  • 1999

【条目出处】 2002.《攀枝花统计年鉴》 >>二、统计资料>>18 统计分析选编>>18-1 攀枝花市城市发展综合评价研究>>附表8 1999年全国按类型分类城市指标.第342-355页
【本年鉴指标解释条目】 [1].主要统计指标解释
【历年相同条目】 [1].附表8 1999年全国按类型分类城市指标.2002.《攀枝花统计年鉴》.18-1 攀枝花市城市发展综合评价研究
【同栏目条目】 [1].附表1 主成份分析法38个城市综合得分名次排序
[2].附表2 经济发展子系统12个指标排序
[3].附表3 社会进步子系统14个指标排序
[4].附表4 人民生活子系统7个指标排序
[5].附表5 基础设施建设子系统5个指标排序
[6].附表6 可持续发展子系统7个指标排序
[7].附表7 1999年全国选定38个城市主要指标
[8].附表8 1999年全国按类型分类城市指标
【其他地区同主题条目】 重庆市 浙江省 云南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天津市 四川省 世界与其他国家与地区 上海市 陕西省 山西省 山东省 全国范围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江西省 江苏省 吉林省
[1].表7.4 居民人均收支及恩格尔系数(2013-2017年) 第7章 人民生活与物价>>表7.4 居民人均收支及恩格尔系数(2013-2017年) 2018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152
[2].表7.8 全体居民人均收支构成情况(2016-2017年) 第7章 人民生活与物价>>表7.8 全体居民人均收支构成情况(2016-2017年) 2018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155
[3].表7.4 居民人均收支及恩格尔系数(2013-2015年) 第7章 人民生活与物价>>表7.4 居民人均收支及恩格尔系数(2013-2015年) 2016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148
[4].表7.7 全体居民人均收支构成情况(2014-2015年) 第7章 人民生活与物价>>表7.7 全体居民人均收支构成情况(2014-2015年) 2016,《重庆统计年鉴》,150
[5].2-5 全体居民人均总支出情况(2014-2015年) (二) 人民生活>>2-5 全体居民人均总支出情况(2014-2015年) 2016,《重庆调查年鉴》,19
[6].2-6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(2010-2015年) (二) 人民生活>>2-6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(2010-2015年) 2016,《重庆调查年鉴》,20
[7].2-10 全体居民人均现金可支配收入和现金消费支出情况(2014-2015年) (二) 人民生活>>2-10 全体居民人均现金可支配收入和现金消费支出情况(2014-2015年) 2016,《重庆调查年鉴》,24
[8].2-17 城镇居民年末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(2014-2015年) (二) 人民生活>>2-17 城镇居民年末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(2014-2015年) 2016,《重庆调查年鉴》,31
[9].2-18 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和现金收入情况(2014-2015年) (二) 人民生活>>2-18 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和现金收入情况(2014-2015年) 2016,《重庆调查年鉴》,32
[10].2-19 城镇居民人均总支出情况(2014-2015年) (二) 人民生活>>2-19 城镇居民人均总支出情况(2014-2015年) 2016,《重庆调查年鉴》,33